参观申请 参展申请

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即将投入实战运行,救援范围辐射西南五省

发布时间:2024-05-22

今天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消息,国内首个审批立项、开工建设的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——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即将投入实战运。


而据澎湃新闻报道,5月8日,筹备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机动队伍协调会在成都金堂召开。这标志着筹备组正式进驻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,并成为全国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中第一个进驻机动队伍并开始运转的单位。


image.png


四川省应急厅副厅长、基建办常务副主任董绍棠组织参会单位围绕建设收尾、工程验收、交付交接等工作讨论交流,充分交换意见建议,共同解决问题困难。筹备组目前已按综合协调组、作战训练组、政治工作组、战勤保障组4个小组正式运转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去年12月29日,四川省委副书记、省长黄强前往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调研时特别指出,要突出航空救援特色,强化卫星、直升机、无人机等综合应用。(四川省长黄强调研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:突出航空救援特色,强化卫星、直升机、无人机等综合应用)


image.png


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是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之一,由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。(突出航空救援特色!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在成都开工,由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政府共建,打造“航空尖兵”“空中先锋”!)西南区域中心距离天府国际机场、双流国际机场和成都东站均在1小时车程范围内,周边有成都淮州通用机场、淮洲新城物流港、淮口高铁站等,公路网四通八达,5公里之外的沱江水系发达,水域条件良好。据介绍,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占地面积54.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6.53万平方米,主要由指挥、培训、航空保障、装备储运、营房生活等建筑群及实训演练场景设施(含构筑物)组成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打造的国内六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之一,重点担负重特大地震、地质灾害和森林(草原)火灾等救援任务。


image.png


5月9日,记者走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,几十名工人各司其职,分布在不同区域进行作业,正进行总平绿化、航空模拟馆等收尾工作,加紧推进综合保障楼、厨房设施建设,整个施工现场进入最后收尾阶段。西南区域中心基建办工作人员介绍,截至目前,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%,全力确保2024年5月底前达到首批力量进驻的基础设施保障条件。西南区域中心投入运行后,将重点担负重特大地震、地质灾害和森林(草原)火灾等救援任务,救援范围辐射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区,可有效解决西南地区专业队伍少、专业救援能力薄弱、统筹协调和救援保障能力不足、实战化训练设施缺乏和装备配置有限等问题。


image.png


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面广点多,复杂的地势地貌、高海拔的自然环境、较为薄弱的交通条件,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且难救援。据悉,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立足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特点,打造了地震地质灾害救援、森林火灾救援、航空模拟训练馆三大主要训练区域共11项实战训练设施,可满足200余个训练科目需求。正式投用后,中心平时常驻备勤力量、培训救援骨干、储备救灾物资,灾时搭建区域指挥平台、航空投送尖刀力量、承担急难险重救援任务,以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
image.png


走进位于西北角的结构坍塌救援训练场,3栋不同程度“受损”的大楼呈现在眼前。“虽然看起来是3栋楼,却分成了未倒塌区、倾斜楼体区、正向倾覆倒塌区、废墟掩埋区、悬挂倒塌区5个训练区域。在这里,我们模拟西南地区地震常见垮塌建筑特点进行实训科目和设施设计。”四川省地震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杨阳说。


“西南区域中心可以根据参训人员需求,提供定制化、模块化训练。”西南区域中心基建办战训组负责人王伟表示,西南区域中心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地震救援训练设施和训练科目,力争满足不同地区和场景下的地震救援实战要求。作为国家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,西南区域中心的建设还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,将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应急产业集群扩大吸引力。


成都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以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为契机,以成都市唯一以应急、环保为主导产业的淮州新城为核心载体,积极推动应急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落地建设,统筹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运行和城市安全发展需求,整合产业资源,加快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集群集聚。


主办单位

上海华美高展览有限公司

联系我们

电话:13661541373

邮箱:gaoxiang@hmgexpo.com
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金海公路6055号11幢5层

  • 扫码关注获取
    更多展会资讯

Copyright © 2024 上海华美高展览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3027945号